193


  马车外的小骚动,很快便因为李查德一箭射中那个叫大牙的二流子那头顶,给镇压了下去。随后,在秦镖头所带领的十几号镖师,以及川柏川穹两大侍卫合力下,轻松拿下。只是大牙几个该如何处置,却成了问题。

  李查德跟沈箫因为着急着赶路限期内赶回京城,也不可能在途径的安华县多逗留。大牙几个所犯的罪,往大了说,是揭竿造反,株连九族的灭族大罪。真要计较起来,只怕在场的那些双树村流民,一半将被无辜牵连。

  将人交给当地的县官,无疑是最好的法子。只是就目前的情形看,这安华县上上下下的官儿们,对辖区内流民的出现,起码得承担至少一半的不作为之责。将人交给这些人,只怕是肉包子打狗,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这些人还是交给双树村村长跟里正吧。箫兄,你看如何?”

  “成啊。”沈箫笑道,“上天总归有好生之德。而且,我也相信,这旱情跟蝗灾,只要大伙儿齐心协力,总能很快过去的。”

  “里正,这人可就交给你们了。”

  “谢谢贵人大人有大量。老朽几个,一定严加管教。”里正以及双树村村长,连着村里头几个年长的老人家,连连保证道。

  “走吧。”

  这一次,李查德一行可算可以再次出发。至于这些一直朝着隔壁淞南县方向前行的流民该如何,李查德跟沈箫帮着安排人熬煮那肉糜粥时,便稍稍商议了一下,俩人联名给那安华县知府,以及最近的县丞去了书函。当然还有沈箫那亲爹沈知府那头。只希望没给沈知府增添额外的工作。

  不过,正常情况下,安华县那几位官儿们,应该不可能察觉不到才是。

  不得不说,李查德这次北上京城这一路,是又一次的不怎么太平。好在,后半程路还算太平,虽然断断续续还是遇到了好几波拖家带口疑似逃难的百姓,到底没再迎头相遇,进而差点被围要求出钱出粮甚至要求将人买下的情况。

  不过,对于那个自称“媚娘”的妇人,李查德可没想着,没过多久竟然又给遇到了。虽说这位并非花坊的老鸨子,而是来自官家乐坊的伶乐娘,本质上却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回到了京城,李查德便于沈箫分道扬镳。沈箫自然回沈阁老府,李查德则带着大李赵氏跟李玉琇,直奔他之前租住的那个一进小院子。

  那正院主屋,自然留给大李赵氏,李查德选择住进正屋旁的耳房,作为客房的西厢房单独辟出一间作为书房。李玉琇被安排住在正屋后面的阁楼上。乍然瞧着,似乎跟李家屯村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宅子不大,家里的下人也没几个。除了大管事,被李查德冠以“李”姓的李明石外,就是厨娘王婶子,带着她那小闺女紫苏,以及一个做粗活的婆子而已。两个护院,川柏跟川穹,这次跟小六子六味一道南下回到李家屯村,自然也就不必特意向大李赵氏跟李玉琇介绍一番。

  这些人住在倒座间的五间屋子里。

  至于玄五,那位负责暗中保护,很多时候直接忽视就好。

  没办法,饶是李查德现在不差银两了,明面上也不过是个农家子,刚刚考中了探花,成为从六品的修撰而已。翰林院虽说是“预备储相,未来阁老”的摇篮,但也是清水衙门。一年到头,除了俸禄外,也就是冰敬跟炭例两种额外贴补。

  像李查德这样,养那么多下人,光靠那点俸禄还真有点吃不消了。

  “三儿,老婆子觉着还是跟着二丫头,住在后院那头的好。”大李赵氏瞧着明显不如李家屯村大的那一进小院子,提出了异议。

  “娘,可是觉着这宅院小了些?过些日子儿子再换个大宅院。”

  “不小不小,能在皇城下头找个院子不容易。老婆子就是觉着占了三儿你那正屋子……”

  “娘,您是三省的娘,本就该住在这正屋。其他的,您就别理会了。”李查德打断了大李赵氏继续说下去,转身对身后一直很是恭敬地弯腰低头的李明石几个道,“在这个家里,老夫人的意思,便是本官的意思,谁要是敢阴奉阳违,糊弄老夫人,本官一定严惩不怠!”

  以管事李明石为首的一干人等,连连弯身道不敢。

  转眼便是两天后,李查德回到京城,该回翰林院销假,随后正式上岗干活的日子。而这一天,也是每逢初十上大朝的日子。

  在大齐,在朝官员除了每月初一十五各有半天沐休外,还有两天自主沐休假。每十天上一次大朝,到时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得齐刷刷地天没亮时,就得赶到正乾宫商议朝中大事。平日里么,则是六部主事上朝议政。

  春夏秋三季还好些,这寒冬腊月里,北风那个呼啸而过,差不过现代时间凌晨两三点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上早朝,怪不得寿命都不长,想来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吧。

  而且上大朝议政时,三品内的官儿们才有资格进正殿,四五品的中阶官员,得在殿外吹冷风,想想就觉着悲惨。

  当然,这一切,按理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跟李查德这位金科探花,刚刚进翰林院的从六品修撰没啥大关系。

  “吾皇万岁!”

  庄严的正乾宫正殿,君臣见礼后,一旁的大太监扯着嗓子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牛伍思有本!”大太监那话音还未落下,站在文臣队伍里,御史左中丞牛伍思便手持奏折,大踏步出列,跪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眉头明显一皱。对于几乎每次上朝都有奏折呈上的牛伍思,皇帝其实还是挺腻味的。但朝廷自有一套基本的运行模式,别说本朝自打高祖皇帝打下这片江山,立下规矩,前朝,前前朝,都有规矩:这御史,别看大夫一人,左右中丞两名,包括底下一干手下,官阶并不高,却权利不小。

  上可谏言君王,下可弹劾百官,只要被这群无孔不在的御史抓到不端行为,就像猎狗一口死咬住了猎物,在朝堂上好好舌战折腾一下。偏偏,这些个家伙大多非常有骨气,总想着以死为谏,一头撞死在正乾宫那正殿的大红柱子上,进而“名留青史”达到“流芳百世”为己任。

  这里头,就属这个牛伍思最是光棍。而且人如其名,一肚子牛脾气,只要被这老家伙给盯上,基本就没啥活路。

  皇帝心里那叫一个苦,忍不住在想,今个儿这老牛头,又该盯上谁了?可千万不要是跟自家那几个臭小子。话说,朕那几个儿子,最近好像都不怎么安分呐……

  皇帝走神间,已有小太监躬着身来到下跪在朝堂上的牛伍思跟前,拿过那厚厚的奏折,虽然快步转交给皇帝身旁的大太监。

  皇帝顺手便将奏折给接了过来,但并没有着急着打开,而是耐着性子居高临下地看着牛伍思。

  “臣这次要参金科探花李宏查,冒名顶替参加科举!”

  “……”

  “所以我被那位牛御史给参了?”翰林院点卯时间比大朝要晚,以至于并没有迟到的李查德来到他仅仅工作了一天,也就是认了个门的翰林院时,明显感觉到了不太一样的气氛。周边本该埋头干活的同仁,看向自己的目光明显带着同情之色与幸灾乐祸。

  李查德看似身形偏纤瘦,但感官比寻常人更为敏锐。尤其之后跟着玄五练武之后,随着武功进步飞快,对周边的环境变化更是洞若观火。

  虽然不是很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儿,让周边,都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同仁一个个抽风似的,但李查德有底牌啊,而且可以说这张底牌暂且还是相当给力的。

  于是李查德便借着去方便一下的间隙,果断将玄五给“召唤”了出来。玄五那消息来源渠道自然比李查德要多些,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便将事情大致缘由给搞清楚了。正因为清楚发生了啥事儿,玄五看向李查德的目光中,隐约的似乎也多了两分同情。

  “这样啊。”李查德饶有兴趣地支着下巴,想了想,“那个姓牛的御史,什么来路?确定我之前没把他家祖坟给挖了?”

  喵喵的,这人有病吧。爷招惹你了?

  因为无缘无故地被个蛇精病给惦记上,李查德虽说没想过要当什么官儿,但走到现在这一步怎么说也费了些心思,总归不能就这么白费了。偏偏莫名其妙地就给盯上了,看来,之前中探花是真的碍了某些人的眼。之所以一直相安无事,这是摆明了等他回京城算账呐。

  甚至,李查德还想到了这次跟沈箫一道回来这一路上,遇到的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是越发肯定这是被人给盯上了。

  幸好,这第一波,只是参他冒名顶替而已。

  直觉告诉李查德,这参奏绝对不可能就这么一小波,弄不好这第一波还仅仅只是个试水。当然来,从玄五那头所了解到的一些消息看,那位姓牛的御史,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基本被他给盯上,基本就没好下场。

  所以,李查德不得不怀疑,他是不是前头把人祖坟给刨了。要不然,这事儿是前身那小子做的?

  这一猜想当然不大可能,不过也从侧面显示那位牛御史,消息不是一般的灵通。毕竟,李查德被爆出并非老李家李老三跟大李赵氏所亲生这事儿,也就是那天在场的几个李家人知道。

  怎么就……

  不过,冒名顶替什么的,李查德其实也是不怕的。就算不是亲生娃,不也上了李家的族谱,从小被大李赵氏给抚养长大,就跟嗣子也没什么大区别了。

  如此一来,那位牛御史,参李查德冒名顶替,若没后续错漏给揪出来,是真心不容易参下来。

  这种明显的低级失误,作为一个经验老道的牛御史,肯定不可能出现。所以,这第一本参了“冒名顶替”,第二本便是“收受贿赂”。

  李查德是农家子,而且整个李家屯村的李氏族人,都并不怎么宽裕。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就买田地庄子,还有宅院。就算溱水镇那宅子价钱不能跟京城相比,总归也得几百两银子吧。还有给大侄女李玉琳那陪嫁田地,价值上百两,以及那小农庄……

  这些银子都是从哪里来?

  自然,这些银子即便全部加起来也就几千两,在钟鸣鼎食的世家眼里,都不算啥。问题,李查德什么出身,农家子一个,一年前还没分家时,为了瞧病那几两银子差点把小侄女儿给卖了。转身咋就置办下价值几千两的家当了?

  这里头,要说没点儿问题,谁信呐。

  即便大朝还未结束,在场的人精官儿们,心里都很是清楚,那位金科探花是让人给整了。

  “陛下,这事儿仅凭牛御史只字片语,微臣觉着不如先听听李修撰自辩。”站在列队中的沈阁老连眉头都不曾抬起,礼部侍郎便出列弯身建议道。

  “李宏查可回来了?”坐在皇位上的皇帝,侧过头询问身旁的大太监于得水。

  “听说前个儿刚回京,今个儿应该会回翰林院销假……”

  “那便将人找来,让这小子自己个儿辩上一遍。”皇帝稍稍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脸上的表情淡淡的,暂且也看不出牛御史那参奏是怎么的态度。

  其实,不管什么事儿,犯了多大的罪,皇帝佬儿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坐在皇位上那位不觉着有问题,任由作天作地都没事。要不然,没犯事儿都能找个借口,给一锅端了。

  李查德很是清楚这一点,所以前脚从玄五里头知道怎么回事后,后脚便在猜想着那位老人家会如何处理这事儿。御史啥的,估摸着那位老人家也不大喜欢吧,可千万不要借着这个机会将那位牛御史给端了才好。

  就在李查德走着神,考虑着该如何应对时,内侍官小海子便过来传达皇帝那召见旨意了。

  得了,那就跑一趟吧。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015846/45446351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