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穿越古代的风水师 > 七十二章、仁义道德不当饭,民主自由平等权

七十二章、仁义道德不当饭,民主自由平等权


  要回答前一章的问题,我们就必须回顾一下历史。

                  早在唐初贞观之治时期,全国一年斩首的罪犯只有二十九人,仁政到天下几乎一片净土。但是到唐朝中期和唐后期,在一次又一次的节度使叛乱和农民起义中,全国杀戮平民无以计数,战争中屠城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战争中因军粮不足而食人的恶魔事件也层出不穷。

                  黄巢起义期间,淮西军与黄巢军在开封黄河流域作战,因军粮不足,双方军队都有烹食俘虏或烹食死亡士兵的情况发生,淮西军为了追击黄巢军,甚至不带军粮,专以战争中死亡士兵的肉为食。

                  这里不禁要问皇家的仁义道德去哪里了?

                  在历朝历代的外族侵略和朝代更迭的战争中,一次杀戮可以是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是几百万到几千万人被杀的地步,杀人者眼都不眨。

                  一次屠城,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血流成河,屠城者欣喜若狂,击磬庆功。

                  一次朝代更迭战争几百万,几千万人,甚至是上亿人被杀,建国者伟岸雄壮,正义凛然。

                  羯族入侵中原,汉族女子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这些都有确凿的历史记载。

                  慈善之心哪里去了?

                  仁义道德哪里去了?

                  仁政哪里去了?

                  为什么每次战乱中国人都会死伤无数?

                  一次太平天国的宗教运动,因战争死亡的人数可以抵一次和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而我们只是一次地方性的宗教起义战争。

                  为什么?

                  难道中国人的命就不是命吗?

                  为什么一旦发生战乱中国人的仁义道德就荡然无存,而中国人的魔性就骤然上升,个个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为什么?

                  多问几个为什么没毛病,历史是镜子,可以明鉴。

                  今天中国人奉为神圣经典的《周易》,其实正是导致中国人善恶两性分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意识分裂的根本。

                  孔子编纂后的《易经》,其高度的物性思维、高度的强权思维和高度的集权利己主义思维,是导致中国人魔性上升的根本原因。

                  孔子编纂和篡改《易经》后,被儒家将其列为五经之首,奉为经典。

                  从此人们依葫芦画瓢、顺理成章地从中吸取文化营养,可是几千年来却没有一个中国人质疑或探讨《易经》的真理所在?

                  反倒是儒家从不提倡儒生们深度学习《易经》,在学习《易经》之后,也不主张用《易经》去占卜,而是告诫儒生们知易而不用易,“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可见孔子编纂和篡改《易经》,并非单纯的传承易经卜筮理论。

                  儒家将《易经》定性为古代文人的必修课,供古代仕宦贵族、官僚群体学习把玩,而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

                  这些人个个都是左右国家命脉的支柱栋梁,国家命运就掌握在这群人手中!

                  儒家为什么将《易经》定性为官僚仕宦贵族们的必修课,准确讲《易经》本应该是一本占卜书,但是,古代中国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将《易经》列入纲领性的文化产品,并明确定性《周易》不是算命书籍,而是儒家经典!

                  明确定性《易经》是一本政治斗争的纲领性书籍。

                  这其中的原因与孔子有极大的关系。

                  孔子在五十四岁之后用十三年时间周游列国,了解和学习《周易》,这期间两次探访隐者,这两次探访的隐者肯定不是老子,坊间传说的孔子问道老子其实根本不存在,他问的是懂得《归藏》易的人,而老子的理论来自《连山》易和《周易》,老子西出函谷关也是在寻找《连山》易和《周易》的真理。

                  老子的理论根基是后天八卦,基数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孔子的理论根基是先天八卦,基数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二。

                  孔子游教陈、蔡、卫三国之后,在他七十岁左右最终完成了《易经》的编纂和篡改工作,现在大家看到的《易经》,这已经不是原来周文王的《周易》了。

                  他为什么要编纂和篡改《易经》,因为他要找到一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国家集权的,有利国家人民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的政治思想,以用于结束春秋时期多国并存的混乱局面!

                  古代中国有三本易经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易,《连山》易是夏朝的意识形态,《归藏》易是商朝的意识形态,《周易》易是周朝的意识形态;在孔子生存的年代人们使用的是《周易》易,《周易》易也来源于西域,承袭了《连山》易意识形态,内涵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的思想,所以周朝是分封制国家,权利分散,分散的权力导致周朝中后期长达几百的战乱和分裂,所以孔子要找到有利国家统一,人民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的大统一思想,而《周易》易中没有,那么他就要寻找在周朝期间被废弃的和丢掉的商朝的《归藏》易。

                  他找到没有?

                  找到了!

                  他长期居住在陈、蔡、卫三国的目的,就是在寻找殷商王朝时期应用于政治上的纲领性文献《归藏》易,了解《归藏》易到底是什么原型内容,找寻失去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

                  最终他如愿以偿地将《归藏》中重要的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授权制度的内容都编纂和保留下来了,而将《连山》易和《周易》易中主要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开放分权的内容给篡改和删减殆尽。

                  而他迫切需要的《归藏》易在他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上层建筑领域几尽消失殆尽,所以他必须到《归藏》易的发源地蔡、陈、卫三地去发掘收集《归藏》易已失的内容。

                  《归藏》易又名伏羲易,是伏羲在今上蔡县白龟庙蔡河河畔画卦时创造的伏羲八卦易,后伏羲率领部落族人东迁,建都于陈(今淮阳)。孔子长期居住于蔡、陈的目的就是找回被周人废弃的《归藏》伏羲易。

                  他找到了,并且全部用在篡改和删减《周易》易的工作中去了。

                  那么《归藏》伏羲易到底蕴藏了什么内容让孔子迫切寻找,说白了就是政治集权制度的思想内容。

                  商朝是一个集权制国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官员由上级任命,类似于今天的用官制度。

                  周朝不集权制国家,周朝是分权制国家,所以周朝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非常严重,国与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于是孔子游历蔡陈就是要发掘内涵集权思想的《归藏》伏羲易,用于意识形态改造。

                  他居蔡三年,留下七名儒学大学士,为后期蔡地的儒学文化留下扎实的根。

                  二百年后,由上蔡儒生李斯在秦国复原了商朝的集权政治建制,所以秦朝的国家制度就是中央集权制度,之后汉承秦制,也是中央集权制度,这个政治制度思想源泉就来自《归藏》伏羲易,由孔子发掘并传播,在孔子游学上蔡二百年后,由上蔡儒生李斯在秦国复制,完全实现了孔子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思想抱负。

                  《归藏》伏羲易中含有丰富的国家统一,人民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的大统一思想。

                  不过这也是儒家学说之所以最终败给西方哲学的根本原因。

                  因为西方哲学发展到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果断勇敢地抛弃了自然科学和世俗母系文化遗存的文化基因,将西方文化顺利地过渡到男权制度下的男权文化之中,为西方文化指明了一条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康庄大道!

                  反观儒学。

                  儒学发展到孔子手中,孔子因无法摆脱男权制度下仍然遗存的母权思维的束缚,无法将母系氏族社会遗存下来的文化根基给彻底清除干净,又无法建立起一套完全适应男权制度的文化大厦,来取代母系文化的塔楼,反而是沿袭母系阴性文化之路向前发展。

                  并且扩大了母系阴性文化的理论基础,更加巩固和发展了母系阴性文化的理论框架,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阴性,越来越保守,越来越柔弱,越来越缺乏男权文化的刚性精神,最终被拍死在清王朝那片沙滩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了儒学无法摆脱母系阴性文化的束缚,像西方文化一样跨越到男权文化中去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阴阳”这两个字。

                  “阴阳”这两个字如同喜马拉雅山一样高耸入云,让儒家学子们无法逾越。

                  因为阴阳阴阳必然是先阴后阳,而“阴阳”理论又是《易经》的根基,无法动摇,因为中原文化的根基就是“阴先阳后,女人事天下!”。

                  现在来看,一部错误的《易经》,其毒性远远大于《伦语》《中庸》《大学》等儒家著作对中国人的毒害。

                  准确的讲《易经》几千年来带给中国人的文化食粮,并没有人们吹嘘的那样牛逼,其实它更多的是一场文化阴谋。

                  古代中国一次又一次的藩镇割据斗争和农民起义斗争,并没有让斗争者找到治愈社会矛盾的良方,反而是在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斗争之后,又重新走上《易经》设定的覆辙,重新走回老路,来回颠簸。

                  社会发展若干年后,当社会矛盾积累到火山爆发的顶点时,于是反抗运动又爆发了。

                  反抗斗争一次又一次的爆发,朝代一次又一次的更迭,谁能说明到底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如此反复?

                  其实只是一个原因,孔子为了结束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他有意编纂和篡改《易经》了含有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思想的洛书后天八卦部分,而有意宣染含有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思想的河图先天八卦部分。

                  而河图先天八卦部分是母系文化的根,在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思想下,通病就是用柔,用忍,用柔怀宽仁处理问题,凡事忍让,忍辱负重,隐匿弊端,惧怕正面迎接挑战,害怕战争,害怕反对声音,搞封锁,围堰筑堤,一切封闭式处理。

                  以如女人心态,讲忍受,讲承纳,讲宽怀、包容、和谐,讲仁义道德,讲封闭、封锁,遇事犹豫不决,往往是忍辱负重,怀柔待人,小事不处理,大事任其自身发展,追求表层的安全、和谐、秩序,以至于积弊成疴,反成大患,最终引发社会动荡,朝代一次又一次的更迭。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原因就在易经之中,易经的基本原理是二进制,主要是河图先天八卦部分,是0和一的二进制原理,是0和一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递减的结果,也就是0和一的阴阳对立、阴阳互动、阴阳叠加、阴阳统一原理。

                  这里的一切数据根基都是0和一的反复递增和递减,没有第三种可能。

                  0和一的反复递增和递减,其实就是今天计算机二进制的工作原理,也是宇宙自动化的最基本法则,是极端科学的理论,也是产生易经八八六十四卦的立体几何原理,更是易经数学计算天体六维空间的基本法理,最终又是量子力学的物理学理论。

                  其实0和一的物理原理就是虚和实的对撞、互融、递增和递减。

                  0为阴,一为阳,阴为虚,阳为实,是二元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

                  0和一虚实的二元结构和性质,决定着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递减。通俗讲就是一个虚的你和一个实的你同时存在于宇宙二维空间,也可以是四维六维八维等等双基点的空间之中,一个虚的你和一个实的你在这些空间基点之中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递减着。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递减之中反复着,没有终止。

                  所以中国道家始终认为人是长生不死的,在轮回,而政治、人文和宗教文化也是反复着、翻滚着,没有终止,没有更新,没有变化,始终是一个轮回模式,0和一虚实空间基点之中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递减着的轮回。

                  这也是为什么量子力学在中国发达的根本原因,量子力学又称宇宙终极极端科学的理论,它的根本原理就是一个0虚的,一个一实的,0与一对立、互动、叠加、统一着构成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宇宙世界。

                  推进到文化上就是以一个0虚的,一个一实的,在0与一对立、互动、叠加、统一中构成人类的文明世界,而这个文明世界是对立、互动、叠加、统一、正负递增、正负递减之中反复着的,没有终止。

                  于是整个中国社会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存和发展着,其所有朝代更迭都换汤不换药的轮回,只是换个皇帝而已,政治、人文和宗教仍旧是既定的原理,只是反复着、翻滚着回到原点,回到原来的轨道而已,没有终止,没有更新,没有变化。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朝代难以逾越三百年定数而反复更迭的根本原因,现在你知道《易经》到底带给中国人的是吉还是凶了吧。

                  反观父系文化,也就是阳阴文化,这部分文化其实也来源于易经,是易经中的洛书文化,也就是后天八卦文化,这种文化来源于夏朝从西域传播过来的《连山》易和《周易》易,连山顾名思义就是山水连绵,在连绵的山地生活,是人们结合山地结构创立的文化。

                  《连山》易和《周易》易包含政治、占卜、祭祀、气象、风水等等内容,凡八万字,是今天看到的《易经》文字数量的几十倍,为什么?

                  一个原因是孔子首先纂改和消灭他认为不利于他的思想传播的部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编纂易经时依据的蓝本是《归藏》,而《归藏》是商朝的意识形态,来自于东部夷人农耕部落,凡四千言,主要内容是用于农耕发展的气象学、占天学和政治、祭祀学。

                  《归藏》易的原理是阴阳文化,来源于先天八卦,也就是河图龟背部分。

                  孔子纂改的易经主要来源于《归藏》易,而《归藏》易的基本原理就是二进制原理,于是中国古代政治、人文和宗教文化便跟随阴阳先天八卦文化发展前进了。

                  于是中国古代衍生的所有政治、人文和宗教文化都是二元基因文化;而父系阳阴文化,也就是《连山》易和《周易》易的后天八卦文化,被孔子和朱熹纂改后,逐步退居二线,不在作用于古代中国的政治、人文和宗教文化上了。

                  那么孔子和朱熹为什么都要有意纂改和消灭后天八卦文化呢?因为《连山》易和《周易》易是游牧和海洋文化,内涵主要是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

                  在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力的中原黄淮流域,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距离也就十里八里,生产的活动范围也是这十里八里之间,他们需要什么?需要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

                  他们不需要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因为当你拥有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时就意味着要失去安全、和谐和秩序;而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才能保证他们有一个安宁的有利于他们生产农产品并养家糊口的宁静环境。

                  在十里八里之间没有必要民主、自由和平等,并且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并不容易得到,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文化是靠残酷的竞争得来的,这种文化是性本恶文化,他们认为世界是有缺陷的,不完美,需要改造,在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时,竞争、争夺和战争是避免不了的,并且后天八卦文化来源于三,基数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就代表资本衍生原理,以三为基数三三见九,九为天数是至尊之数,代表多多益善,这是资本的梦想。

                  但是以农耕为生活主体的东部夷人他们不需要用竞争、争夺和战争来掠夺财富,以达到九九之数,他们只需要二、四、六、八就可以,二是阴阳,四是四季,六是六畜,八是八方,只要阴阳和谐、四季平安、六畜兴旺、八方有序就行了,至于谁当皇帝,谁掌权他们并不关心,并且这种文化是性本善文化,他们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完善的,不需要改造,不需要竞争,只要安全、和谐和秩序就行了。

                  可是问题出就出在这里了,你心存宁静,苛求平安,那么你必然放弃权利和自由,而放任皇帝和掌权者任意作为,皇帝和掌权者没有人去监督时,权力和财富任由他们支配,腐败和压榨就肆无忌惮了,他们会拍脑门儿做事情;在制定的法律和政策时随心所欲,并且朝令夕改,含糊而不严肃,并且皇帝和强权说了算,权利过度集中,皇帝和强权长期擅权,无法纠错,政治正确和政治错误并行,即便有错也无法纠错,长此以往积怨逐年加深,最终导致内乱,引发朝代更迭。

                  孔子编纂和篡改《易经》,朱熹分割和篡改《易经》的确给古代中国带来了政治、人文和宗教的稳定,但是顽固的二元模式也造成古代中国0和1的轨迹式反复运行,失去了更多文明和创新,国家在一个死轨上被反复摩擦,人民遭受一次一次的生灵涂炭。

                  反观阳阴文化,也就是父系文化,父系文化始终在自危中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所以他们讲进攻,讲刚毅,讲直面面对问题,讲侵略,讲占有,讲不怕事,讲责任,讲担当,讲契约精神,讲法律,讲父亲般的关怀,遇事激进,快速处理,不留积弊。比如美国,美国建国200多年,只有16年不在打仗,大部分时间都在战争,堪称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强悍无比。

                  父系文化就是不怕打仗,攻击往往要比承受、接纳来得痛快。

                  在别人家园抢劫、打仗,受伤的往往是对方,而他们在掠夺财富时,个个追求九天之数,多多益善。

                  而母系文化讲安全、和谐,讲高筑墙,可你将自己的院墙筑得再高,也抵挡不了侵略者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所以说世界上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现在看,在通商发达的今天仍旧用农耕民族的文化去应对当今世界格局,是不是太落后了,在追求安全、和谐、秩序和集权的同时,是不是更要民主、自由、平等和分权呢?

                  正是:

                  仁义道德不当饭,民主自由平等权。

                  五洲四海翻巨浪,狂轰滥炸只为钱。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41022/513482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