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红豆缘:炮灰也要长命百岁 > 第七十六章,动心了

第七十六章,动心了


  宋濯点头,他也知道甘州之前之所以会那么穷,路不好占一半,但修路不是一朝一夕可做,修路的钱,人,都需要朝廷下拨,户部缺钱,工部缺人,他再想也只能无济于事,没想到郡主也想到这件事,回家一趟还记挂着这件事。

看宋濯神色,聂红豆想也不用想,他肯定也是赞同了她这个想法的,于是接着道,“除了酿酒能挣钱,我还带了好多能挣钱的东西回来,这个叫棉花,现在也有,不过大部分都在乌孙种植,产量跟品相也没我这个好。

我这个每年四月播种,九十月就能采摘,虽然不能吃,但它保暖性能特别好,两块布料一缝,留个口再往里面塞满晒得暄软蓬松的棉花,一个冬天就不会挨冻了。

还能做成袄子,鞋子,最最重要的是只要侍弄的好两垄地的棉花就能做三件厚被子,四五件袄子,比木棉便宜,就是普通百姓也能穿得起。”感觉在古代,只要能活下去,什么都能卖,聂红豆这次回去后恶补了很多古代知识,才发觉古代比她原以为的要骇人很多。为了一碗米,一件冬衣而卖儿卖女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她不能说今后再无这类情况,只能救一个算一个了。吃饱穿暖就是她要做的第一件事。

男儿有泪不轻弹,宋濯也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仅仅因为几句话热泪盈眶。

“你这是要哭?”女孩子哭她都劝不住别说男孩子了,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伸出手捂住他的嘴,命令道,“憋回去。”

“噗嗤。”被她这么一弄,宋濯眼睛里的泪是憋回去了,但笑却是从牙齿缝里溜了出来。

一手的唾沫星子,比她养的那条金毛还多,她嫌弃的在他衣服上蹭了蹭,“笑了就好。”把铺了一摊的东西一个个往乾连离虚袋里塞,聂红豆问,“还有好多,你还想听吗?”天都泛白了,她自己是睡饱了回来的,所以有点不意思的看着宋濯。

宋濯宠溺一笑,“郡主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东西,在下岂有不看之理。”

“可这天,”聂红豆还是有点犹豫。

“无事,郡主说快点就是了。”行军打仗的时候几天几夜不睡都是常事,这才多久,让郡主说的乘兴才重要。

“你说的啊。明天没精神可不能怪我。”聂红豆小声嘟囔了一句,接着就是将乾连离虚袋换了个角度继续了刚才的动作,一拿一放,“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黑面黄瓣,还坑坑洼洼的,宋濯摇了摇头,“不知道,还请郡主解惑。”

“这叫向日葵。”把花递到宋濯手中,“你看它的形状还有颜色,像不像太阳。”

突然出现的巴掌小脸扰的宋濯沉静多年的心,像匹被禁锢多时的马一朝脱了缰绳,在一望无边的草原上肆意奔跑,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桃腮粉脸,两颊泛光,瞳黑眼清,仔细一闻还能闻到从她身上散发出的淡淡幽香,喉结滚动,他怔怔道,“像。”

“楚国盛产的瓜子就是用它做的,楚人用瓜子在我大齐挣了不少钱。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既然都要花出去,那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挣这个钱呢?”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瓜子是最早出现的时间是明朝,最常见的是西瓜子,晚清之后南瓜子才开始流行起来,至于她之前十安炒给她吃的葵花籽更是民国时期才有。书里所描绘的时间她推算了下差不多是唐灭宋未至的过渡时期,也就是五代十国。

未来的东西提前出现,在经过跟小四激烈的探讨后,她排除了之前这个世界另有穿越者的可能,唯一说的通的理由,就是原书作者太爱原书女主,什么挣钱的东西都想给女主,但无奈历史太差,把东西都记混了,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事先考究。

“瓜子。”这个吃食宋濯知道,宋家虽穷,但宋家人对小辈还是很好的,每年过年都会买些平常吃不到的东西回来,其中就有瓜子。三两瓜子的钱能买六斗米,他们宋家上下六十三口人一天要吃的米也不过四斗。

可三两瓜子呢?几个小辈人手一把就没了。

贵,实在是太贵了。郡主要是真种出来了这个,那甘州这一年的赋税就够了,只是,“敢问郡主,甘州当真能种的出这向日葵吗?”他实在不忍心打断郡主,更不忍心看她失望。

“能啊!”聂红豆说的斩钉截铁,“怎么,不信我?”

宋濯苦笑不得,合着他白担心了,“没有。”

从袋里拿出一包薯片,她“砰”一声把它打开。

“郡主小心!”宋濯飞身将聂红豆扑到。

“我的薯片!”她的甜辣炸鸡味的薯片!聂红豆难过兮兮的推开宋濯,“你!”梗在喉咙处,所有呼之欲出想要骂他的话,在对上他那双担忧,害怕,惊惧,庆幸的眼后瞬间原路返回的退到了肚子里。

她从未见过一个人的眼神能复杂到这个程度,他在担忧什么,害怕什么,惊惧什么,庆幸什么?薯片的香味慢慢从包装袋中遛出,跟空气交融,乘人不备的钻到她的鼻子里。好香,再嗅了嗅,好香,真的好香。

撇开宋濯,她躬着身子,慢慢走到薯片袋边上,“还好还有点。”猫着腰再小心的走回刚才的位置,“尝尝看这个吓了你一跳的东西吧。”

宋濯眼神复杂的看了看她手里那包薯片,“尝尝吧。”

经不住聂红豆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也没经住她手里薯片的香气攻击,他伸出手捡了小小一块,“这块太小了,这块大,你吃这块。”把他手里的抢过来吃到,聂红豆重新拿了块更大的给他。

“咔嚓,咔嚓。”清脆的咀嚼声在四下无人的夜里听的特别清晰,“似甜似咸,后辛。这辛味又不像食茱萸,姜,蒜之味。”最后那种感觉宋濯描述不出来,还是聂红豆看到了他不经意间吞咽口水的动作,以及微微红肿起来的双唇才猜到他想说的可能是辣。

在华夏历史上,辣椒也是明朝才有的,有书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在辣椒没出现前,就像宋濯说的,菜羹里的辣味主要靠花椒,姜,茱萸,扶留藤,桂,荞辣。

大晚上吃薯片罪恶感太重,想了想自己腰间不足三月就多出来的一圈肉,聂红豆狠了狠心,把剩下的薯片都给了宋濯,宋濯这次倒没再客气,高高兴兴的接了过来,“咔嚓,咔嚓。”一口接着一口的吃的起劲。

她心疼,肉疼,牙疼,摇了摇头,打开乾连离虚袋,继续拿东西。

“这是我刚给你看过的洋芋,也叫土豆。你现在吃的这种零嘴就是把他削皮切片晾干再煎炸后做的,至于这上面的撒料,就是这个。”辣椒味道重,聂红豆专门用透明的保鲜袋一个个装好了。学农是半路出道,她也无法确保当下记得之后还能记得,所以就在买了这些辣椒,装好后还用小贴纸依次标注了下。

现在,她指着这些小贴纸,一个个念道,“朝天椒,灯笼椒,羊角椒,杭椒,线椒,甜椒,大辣椒,小辣椒,青椒,柿椒.....这些或炒菜,或晒干磨粉,或直接煎烤都特别好吃。”

“晒干磨粉就是这个上面的这些?”宋濯举一反三道。

聂红豆点头,“没错。”她把土豆辣椒平放在一边,掰着手指给宋濯算了笔账,“甘州常年少雨干旱,本身就非常适合种植辣椒,再加上阳光充足,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晒场,做出来的干辣椒自然也就产量高,品质好,色阶高。”

从一堆辣椒中选出几样,“我看过甘州各城县最近三年的降水情况,对比下来,天水适合种这三种,天线,甘谷线椒跟七寸红。等收获了,就能做成辣椒面,辣椒丝,辣椒丁,辣椒油。而定西......”在接下来的一刻钟里,聂红豆将甘州九城各自适合种植什么样的辣椒,收获后又能制作成什么样的吃食都跟宋濯介绍了一遍。

“辣椒虽好,但若是九城皆种,在下担心九城百姓会辜负郡主好意。”宋濯说的委婉,但他想表达的意思,聂红豆都听了出来,她笑了笑,“甘州现今种植的主要粮食谷物是什么?”

宋濯,“粟米和小麦。”

聂红豆接过话,“让九城百姓抛弃辛苦种植多年的粟米和小麦,转种我这个不知能否存活且还不能饱腹的辣椒当然不切实际。我本来也没想让他们都种这个,所有的事,只要头起好了,剩下的自然也就简单了。我们现在在天水,那就先拿天水为例。”

“还记得我不久前让人在武山县置办的几间铺子吗?”

宋濯点了点头,那是郡主在听了恨奴,也就是十安的身世后产生的恻隐怜悯之心,他对郡主心思不浅,那段时间郡主找铺子买铺子,他怕她身边的人被坑骗。就让沧怀藏在身后跟完了全过程。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938028/5133647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