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天下剑法出华山小说名字 > 第386章 风雨欲来!

第386章 风雨欲来!


玄慈摇摇头道:“请鸠摩智大师,辛施主、延庆太子,以及神音、观心、道清、融智众位师兄暂且下榻少林,今日先救治神山大师,其余事情押后再谈。”

    神音、观心、道清、融智等人听到玄慈方丈一个“请”字,都站了起来。

    辛稹与段延庆谭青亦是起身,知客僧分别迎入客舍,供奉斋饭。

    鸠摩智走到辛稹身侧,笑道:“辛公子,可以一起么?”

    辛稹笑道:“自无不可。”

    玄慈随即又道:“请除玄字辈众位师兄弟外,余僧各归僧房。”

    众僧齐声答应,按着辈份鱼贯而出。片刻之间,大雄宝殿上只留着二十余名玄字辈的老僧。

    玄慈道:“外客已退,眼下该当如何,诸位议一议吧。”

    众僧相视了一下,此时一个满面红光的老僧道:“眼前有五件大事,须得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这个老僧名为玄渡,在少林地位极高,在玄字辈中亦是排名靠前的。

    玄寂赶紧道:“师兄所说五件大事,第一件是指鸠摩智未退;第二件,是神山上人指摘本寺放任弟子乔峰为非作恶;第三件,是剑魔辛稹来少林不知其目的。其余三件,师兄何指?”

    玄渡长叹一声,道:“一是丐帮新任帮主游坦之欲为武林盟主,二是玄悲、玄苦二位师弟的性命。”他一提到三僧,众僧一齐合什念佛:“我佛慈悲!”

    众僧初时认定玄苦为乔峰所杀,其后派出高手探查,消了乔峰的嫌疑,至于真凶是谁,却一时难知;

    而杀害玄悲大师的凶手究竟是谁,也是全无端倪。大家只知玄悲是胸口中了“大韦陀杵”而死,“大韦陀杵”乃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正是玄悲苦练了数十年的功夫。

    以前均以为是姑苏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下毒手,后来慧方、慧镜等述说与邓百川、公冶乾等人结交的经过,均觉慕容氏门下诸人并非奸险之辈,且曾与少林僧联手对付丁春秋,可说是敌忾同仇。

    适才又看到鸠摩智的身手,他既能使诸般少林绝技,则这一招“大韦陀杵”是他所击固有可能,就算另有旁人,也不为奇。

    至于玄痛为丁春秋所害,丁春秋已死,那么此仇便算是报了。

    二位高僧分别死在两个极强对头手下,因此玄渡说是两件大事。

    玄慈说道:“老衲忝为本寺方丈,于此五件大事,无一件能善为料理,委实汗颜无地。”

    隔了半晌,玄渡问道:“以方丈之见,却是如何?”

    玄慈道:“阿弥陀佛!我辈接承列祖列宗的衣钵,今日遭逢极大难关,以老衲之见,当依正道行事,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倘若大伙尽心竭力,得保少林令誉,那是我佛慈悲,列祖列宗的遗荫;设若魔盛道衰,老衲与众位师兄弟以命护教,以身殉寺,却也问心无愧,不违我教的正理。

    少林寺数百年来造福天下不浅,善缘深厚,就算一时受挫,也决不致一败涂地,永无兴复之日。”这番话说得平平和和,却正气凛然。

    群僧一齐躬身说道:“方丈高见,愿遵法旨。”

    玄慈转头向知客僧侣道:“有请吐蕃国师、辛公子与众位高僧。”

    知客僧侣躬身答应,分头去请。

    过不多时,过不多时,辛稹、段延庆、鸠摩智、神山、观心等客寺高僧来到大殿。

    钟声响起,慧字辈、虚字辈、空字辈群僧又列队而入,站立两厢。

    玄慈道:“辛施主、段施主、吐蕃国师、各位师兄请了……”

    玄慈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一名僧人匆匆入殿,手中持了一大迭名帖,双手高举,交给玄慈,说道:“启禀方丈,河朔群雄拜山。”

    玄慈一看名帖,共有三十余张,列名的都是北方一带成名的英雄豪杰,突然于此刻同时赶到,料得与丐帮之事有关。

    只听得寺外话声不绝,群豪已到门口。玄慈说道:“玄生师弟,请出门迎接。”

    又道:“辛施主,段施主、列位师兄,嘉宾光临,此间纷扰,只好暂缓一步再行,以免怠慢了远客。”当即站起,走到大殿檐下。

    过不多时,便见数十位豪杰在玄生及知客僧陪同下,来到大殿之前。

    玄慈、玄寂、玄生等虽是勤修佛法的高僧,究是武学好手,遇到武林中的同道,都有惺惺相惜的亲近之意,这时突见这许多成名的英豪到来,恰逢今日少林大敌当前,不禁精神为之一振,心下亦有喜意。

    少林群僧在外行道,结交方外朋友甚多,所来的英豪之中,颇有不少是玄字辈、慧字辈僧侣的至交,各人执手相见,欢然道故,迎入殿中,与鸠摩智、神山等人引见。

    神山、观心等威名素著,群豪若非旧识,也均仰慕已久。

    玄慈正欲问起来意,知客僧又进来禀报,说道山东、淮南有数十位武林人物前来拜山。

    玄惭出去迎进殿来。玄慈朗声说道:“诸位不约而同的降临敝寺,少林寺至感荣幸。只不过招待不周,还请原谅则个。”

    群豪都道:“好说,好说,方丈不必客气。”

    这时和少林僧交好的豪客,早已说知来寺原委,各人都接到丐帮帮主游坦之的英雄帖,说道少林寺和丐帮向来并峙中原,现游坦之新任丐帮帮主,意欲立一位中原的武林盟主,并定下若干规章,以便同道一致遵守,定十一月初十亲赴少林寺,与玄慈方丈商酌。

    各人出示英雄帖,帖上注明这天是甲戌冬至,大吉大利,利于出门会友,帖中言语虽颇谦逊,但摆明了是说,武林盟主舍我其谁?

    游坦之要来少林寺,显然是要凭武功击败少林群僧,压下少林派数百年享誉武林的威风。

    帖中并未邀请群雄到少林寺,但武林人物个个喜动不喜静,对于丐帮与少林派互争雄长的大事,哪一个不想亲眼目睹,躬与其盛?是以不约而同的纷纷到来。

    过不多时,两湖、江南各地的英雄到了,川陕的英雄到了,两广的英雄也到了。

    群雄南北相隔千里,却都于一日之中络绎到来,显然丐帮准备已久,早在一两个月前便已发出英雄帖。

    玄慈和诸僧口中不言,心下却既愤怒,又担忧,仅在数日之前,自称丐帮帮主的游坦之才有书信到来,说到要选立武林盟主之事,并说日内将亲来拜山,恭聆玄慈方丈教益,信中既未说明拜山日期,更没提到邀请天下英雄。

    哪知突然之间,群贤毕集,少林寺竟给闹了个手忙脚乱。

    少林派虽在江湖上广通声气,居然事先全无所闻,尚未比试,已先落下风。

    丐帮此举,俨然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请帖上不言明邀请群雄,只不过不能越俎代庖,代少林寺作主人而已,但大撒英雄帖,实是不邀而邀。

    群僧又想:“丐帮不邀咱们赴他总舵,面子上是对咱们礼敬,他帮主亲自移步,实则是要令少林派事先全无预备,攻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少林群僧先是应付神山上人等一众高僧,跟着辛稹鸠摩智等人到来,神山大师与段延庆相斗,诸般事情下来已耗费了不少精神,突然间四面八方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赶到,寺中僧人虽多,事出仓卒,也不免手忙脚乱。

    幸好知客院首座玄净大师是位经理长才,而寺产素丰,物料厚积,群僧在玄净分派之下,接待群豪,却也礼数不缺。

    玄慈等迎接宾客,无暇屏人商议,只各自心中嘀咕。

    忽听知客僧报道:“大理国镇南王段殿下驾到。”

    段延庆目光灼灼看向大殿之外。

    玄慈率众迎出,将段正淳以及他的随从华赫艮、范骅、巴天石、朱丹臣迎入殿中,与群雄引见。

    第一个引见的便是吐蕃国国师鸠摩智。

    段正淳几人立时变色,与之敷衍了几句,随后被引荐辛稹,看到了辛稹身侧的段延庆,脸色又变,心道这次真是碰巧了,来少林寺,竟也是碰到这两个大敌。

    不过想一想好像也正常,这等盛会,哪个武林中人得知后不来的,他们大理段家是武林世家,于丐帮、少林争夺中原盟主一事自也关心,别人当然也会关心这等大事。

    所以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

    段正淳稳了稳心态,也没有十分畏惧,毕竟现在天下群雄聚集,料是鸠摩智与段延庆,也不敢胡来。

    他的注意力全在这两人身上,自然忽略了对辛稹的注意,其实是十分失礼的,因为玄慈是先介绍辛稹,段延庆诸位奴仆,是排在后面的。

    辛稹倒是不太在意,他与段正淳也没有什么交情。

    此时又听得外面喧闹,有人大声道:“姑苏慕容氏来了!”

    此时大殿门口有六人排众而入,辛稹抬眼看去,正是慕容复、王语嫣以及四大家臣,哦,还跟了个段誉。

    啧。

    果然这种地方缺不了慕容复这个野心家,想必是认为丐帮与少林斗个两败俱伤,然后慕容氏渔翁得利,夺得武林盟主名号,以此号令江湖豪杰揭竿而起。

    想及至此,辛稹也不由得觉得好笑,心想,你慕容氏一个鲜卑人,号令中原武人复你的燕国……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此时人越来越多,即便是少林寺偌大的大雄宝殿,亦是有些挤不开身了,玄渡见状赶紧与玄慈道:“师兄,大殿里面站不开了,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来,一会估计丐帮的人也该到了,丐帮的人估计不少,不如去外面?”

    玄慈点点头,沉声道:“诸位贤达,大殿里已经安排不开,今日天气颇为清朗,不如大家一起去外面观赏山色美景可好?”

    大家本来便有些施展不开身子,正觉得气闷呢,听闻玄慈此言,有机敏的赶紧往外跑,一会先出去站个好位置,靠近那些大人物为好。

    于是群雄蜂拥而出,一会大殿里便只剩下少林寺僧、神音等僧,辛稹、段延庆、慕容复、段正淳等人。

    玄慈在前面引路,众人亦是排众而出。

    辛稹等人才刚刚到了外面,忽然山腰里传来群马奔驰之声。

    蹄声越来越响,不久四面黄布大旗从山崖边升起,四匹马奔上山来,骑者手中各执一旗,临风招展。

    四面黄旗上都写着五个大黑字:“丐帮帮主游”。四乘马在山崖边一立,骑者翻身下马,将四面黄旗插在崖上最高处。

    四人都是丐帮装束,背负布袋,手扶旗杆,不发一言。

    群雄都道:“丐帮帮主游坦之到了。”眼见这四面黄旗傲视江湖的声势,擎旗人矫捷剽悍的身手,比之星宿派的自吹自擂,显然更令人心生肃然之感。

    黄旗刚竖起,一百数十匹马疾驰上山,乘者最先的是百余名六袋弟子,其后是三四十名七袋弟子、十余名八袋弟子。

    稍过片刻,是五名背负九袋的长老,一个个都默不作声的翻身下马,分列两旁。

    丐帮中人除了急报传讯或身有要事之外,从不乘马坐车,眼前这等排场,已与官军或寻常江湖豪客无异,大反丐帮惯例。许多武林耆宿见了,都暗暗摇头。

    但听得蹄声答答,两匹青骢健马滴答而来。左首马上乘客身穿百结锦袍的少年人,有不少人认得这个少年,正是那聚贤庄游氏兄弟游驹的儿子游坦之,而其侧却是十方秀才全冠清。

    这时步行的丐帮帮众络绎不绝的走上山来,都是五袋、四袋、三袋的弟子,列队站在游坦之身后。

    辛稹抬眼看去,见得游坦之盯着自己看,眼里全是仇恨,辛稹轻轻笑了笑,游坦之顿时有些畏惧偏转过头,但随后又强自转头狠狠盯着辛稹。

    全冠清知道游坦之的仇恨,但今日丐帮来是与少林争武林盟主的,却是不宜节外生枝,赶紧低声劝阻。

    不知道全冠清与游坦之说了什么,游坦之似有不愿,但终于大声道:““少林寺玄慈方丈,少林派是武林中各门派之首,丐帮是江湖上第一大帮,向来并峙中原,不相统属。

    今日咱们却要分个高下,胜者为武林盟主,败者服从武林盟主号令,不得有违。”

    游坦之眼光向群豪脸上扫去,又道:“天下各位英雄好汉,今日都聚集在少室山下,有哪一位不服,尽可向武林盟主挑战。”言下之意,竟如自己已是武林盟主一般。

    少林寺众高僧听游坦之当众挑战玄慈方丈,无不大怒,心道玄慈方丈威震武林,也是你一个少年人可以挑战的,就算你是丐帮帮主,但十几岁的年纪,武功再高又能高到哪里去?

    玄慈雅不愿和他动手,但他公然在群雄之前向自己挑战,又势无退避之理,当下双掌合什,说道:“丐帮数百年来,乃中原武林的侠义道,天下英雄,无不瞻仰。

    贵帮前任帮主汪剑通帮主,与敝派交情着实不浅。敝派僧俗弟子向来对贵帮极为尊敬,丐帮和少林派数百年的交情,从没伤了和气。

    却不知游帮主何以今日忽兴问罪之师,还盼见告。天下英雄,俱在此间,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游坦之年轻识浅,不学无术,如何能和玄慈辩论?但他来少林寺之前,曾由全冠清教过一番言语,当即说道:“我大宋南有辽国,西有西夏、吐蕃,北有大理,四夷虎视眈眈,这个……这个……”

    他将“北有辽国、南有大理”说错了方位,听众中有人不以为然,便发出咳嗽嗤笑之声。

    辛稹亦是浅笑,心道救了阿朱,杀了丁春秋,却是令得游坦之的命运改变了,这不仅阿紫不见踪迹,连得游坦之也没有被毁容,就是不知道武功怎么样。

    不过看这样子,能够当上丐帮帮主,想来武功自然是不差的,辛稹倒是有些稀奇,看样子今日丐帮是真的要与少林少林对上了,这剧情倒是没有见过,倒是有点意思。

    游坦之不学无术,说了几句,然后全冠清在他耳边又说了几句,游坦之又跟着说了几句,全然是傀儡模样。

    玄慈倒是劝了几句,但游坦之却是死了心要与玄慈交手,也不知道全冠清是怎么与他沟通的。

    玄慈无奈,只能道:好,老衲今日便来领教游帮主降龙廿八掌和打狗棒法的绝技,也好让天下英雄好汉,瞧瞧丐帮帮主数百年来的嫡传功夫。”

    游坦之一怔,不由自主的退了两步。他虽接任丐帮帮主,但这降龙廿八掌和打狗棒法两绝技,却一招也不会。

    只是他曾听帮中长老们冷言冷语的说过,这两项绝技是丐帮的“镇帮神功”。降龙廿八掌偶尔也有传与并非出任帮主之人,打狗棒法却必定传于丐帮帮主,数百年来,从无一个丐帮帮主不会这两项镇帮神功的。

    只是乔峰叛出丐帮,这两大神功却是没有传下来,只将打狗棒归还,他游坦之也是仓促当上帮主,又如何会这两大神功?

    (本章完)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844475/1111073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