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半夏其实知道的也并不多,但有限的一些信息,也已经足以让自家姑娘动怒了。

  本朝,虽说民风比起前朝开放了不少,可不管怎样,退亲对待字闺中的姑娘家而言,影响依旧不小。旁的不说,已经被皇帝佬儿赐婚的,李查德那位未婚妻沈静茹,当日与侯府那位表少爷,原不过口头上的约定,严格讲还不算正式定亲,一朝反悔,不也让沈静茹那声誉如明珠微瑕,亏得李查德并不介意这些。

  董家此刻跟郑家,说是正在议亲,其实八字还没一撇。

  这郑家老爷子也不知从何地,瞧上了董举人家的这位嫡出姑娘董芳儿,便找来了官媒,让媒婆上门打听了一下女方这头的意向。可转身,也没等董家这边明确拒绝,就因为自家粉丝生意受了波及影响,正想暗搓搓下黑手之际,偏偏李查德恰巧考中了解元,之后皇帝佬儿又凑了回热闹下了嘉奖的圣旨,这才改了主意,想到了迎娶老李家的闺女李玉琇。

  在大齐,家有待嫁闺女的人家,即便是着急着拿闺女换彩礼,若有媒婆代表男方上门来想要结亲,也不可能一口应下。更何况那些疼爱自家闺女的人家,少不得私下里各种打听,多番比较。即便对男方相当满意,也会矜持些,晾上一晾。这般也能显得自家闺女珍贵,将来嫁进夫家后,婆家若想拿捏蹉跎,好歹也得掂量一二。

  所以整个议亲过程,短则三五月,长则一年半载。

  偏偏八字没一撇,就这么巧合地传出了一些风言风语,又这么巧合地传到了董芳儿这个当事人的耳朵里。饶是脾气温和之人都免得不了动怒,更何况董芳儿可不是那温婉好脾气之人。

  “她李二丫算什么东西。”不等自家丫鬟半夏将刚刚听说的事儿如数说完,董芳儿便怒了。

  气到不行的董芳儿很想立马跑去那个李家屯村,去找那李二丫,不过是庄户人家泥腿子一个,也敢跟她这个举人家的千金抢夫婿,着实活得不耐烦了。

  “娘,这事儿我可不依啊~”越想越气的董芳儿转身去找了自家亲娘。不过三言两语,便将这事儿告诉了亲娘董家夫人。

  开始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董夫人听完自家闺女的话,可是生生吓了一大跳,也不敢再有耽搁,将自家闺女打发后,转身便让人将董举人给找了回来,商议一二。

  董夫人自然比自家闺女想到的更多,就更不要说董举人了。这事儿,事关自家闺女的清誉,甚至还关系到后半生的姻缘幸福,怎么就好端端的传出这些个风言风语。

  这些风言风语哪里来的?

  其实压根就不用追究,便能隐隐约约猜到一二。毕竟知道董家与郑家有了那么一丝丝议亲意向的人,寥寥不过几人而已。自家这头肯定不会那般嘴碎,毕竟回头万一亲事不成,对男女方的影响,是肯定女方更吃亏些。

  更何况不相干的外人又如何得知?那个官媒,肯定不敢做这种自绝后路的事儿。

  所以,除了郑家,董举人跟董夫人还真想不出旁人来。显然这是郑家在担心董家这边因为李家拒绝议亲这事,心存芥蒂,也选择拒绝这门亲事,故意为之。

  “老爷,说什么也不能让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呐。”董夫人轻叹了口气,看向董举人。

  董举人点了点头,神色显得有些低落:“都怪我不争气,要不然郑家这样的商户,也敢……”

  “老爷,您可别这么说。”二十多年的老夫老妻,董夫人又岂会不了解自家夫君为何会这般。

  在大齐,科举之路并不好走,董举人这一路,虽说要比李查德那位昔日同窗杜显安顺当好些,却也前后浪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考中举人。也亏得家里还有些薄产,要不然还真折腾不起。像李查德这般,每次都顺顺当当的一击即中,不过寥寥可数。

  考中举人之后,董举人大病了一场,当年的春闱直接就没能参加。病愈后,身子骨到底不如从前。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董举人,几经考虑,放弃了继续参加科举考进士,而是安心在家办私塾,传业授道。每年光是推荐作保,还有田税挂靠减免,也能收好些银两,用来养家。

  董芳儿是董举人唯一的闺女,从小也算娇生惯养。原本郑家这样的商户,董举人是瞧不上的,毕竟在大齐,商户的地位不见得比前朝高多少,至少商户之子三代以后才能参加科举。但董夫人爱女心切,想找个家境殷实些的人家,自家闺女好歹日子也能过得宽裕些。

  所以当日,郑家找来的官媒头一次上门,提到结亲时,得知是郑家后,没有立马就拒绝。不曾想着,竟然还因此惹来了一些是非。别说董芳儿不乐意,只怕董夫人也恼怒得很。

  “老爷,李大人让人送来了请帖,邀您明日临江楼品茶。”董举人正跟自家夫人说话之际,老管家低着头从外头走了进来,随后轻声禀告道。

  “李大人?哪个李大人?”董举人明显一愣,灵光一闪倒是想到了一个人,但也不是很肯定,最主要的,董举人一时间也想不通,若真是那位新科探花老爷,好端端的为何邀请他喝茶。莫不是为了……

  董举人不敢继续往下想下去,一脸严肃地从自家官家那里接过了请帖,一目十行,很快看完了帖子上的内容。

  想不到还真是那位新科探花李宏查。

  “成,明日我定按时应约。”董举人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老爷……”

  “放心,夫人。左不过芳儿还不曾让人做什么。”董举人扯出一抹有些勉强的笑容,轻拍了几下自家夫人的手,宽慰道,“芳儿这头你这几天让人看着些,别让她做啥事。另外,还是赶紧再相看旁的人家,家境若能富裕些自然是好,最重要还是人品。”

  “老爷,我省的的。”董夫人回道。

  转眼到了第二天,董举人特意换了件蟹壳青的长袍,提前了半刻钟到了溱水镇的临江楼。不曾想,李查德竟然已经在雅间里了。

  “逸先见过李大人。”董举人,董逸先弯身作揖道。

  “董举人坐。”并没有选择坐在上座的李查德,笑着指了指身旁的座位道,“三省虽早一步考中进士,但年龄上董举人毕竟要年长好些,今日不过私下闲聊,那些个繁文缛节,便不讲究了吧。”

  “那逸先便恭敬不如从命了。”董举人再次作揖道,“不知大……三省特意邀我前来品茶所谓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旁的事儿。”李查德笑了笑,倒是没有绕什么弯子,“一则为亲事……”

  “亲事?!”董举人立马打起了十二万分的警觉,灵光一闪,忍不住暗道:莫不是看上了自家闺女?!想要纳为小妾?!

  无怪乎董举人会这么想,当初李宏查十二岁便考中的秀才,成为东吉郡年纪最小的茂才公时,董举人便有留心,甚至可以说打上了主意,想招为女婿。当然,有这年头的不仅仅董举人一个。之后李查德考中了解元,可以说又是年纪最小的解元。

  这下是真的成为淞南县这一代热饽饽。那段时间各家官媒几乎天天上老李家串门子,甚至不乏女方主动,自荐大床。怎奈大李赵氏直接拒绝了,说是要安心准备春闱,春闱之前不考虑成亲。

  可饶是如此,还是有好些人家将自家闺女的生辰贴给留了下来。

  不曾想,春闱好不容易结束了,科举结果也出来了,竟然真的高中了探花。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是,那位多事的皇帝佬儿竟然给赐了婚。前程似锦的热门好女婿就这么没了。

  要说不失望,那绝对是骗人的。董举人自然也免不了俗,不止一次地后悔,早知道当日考中秀才时就下手了。

  董举人自然也舍不得让自家闺女当妾室,可若是愿意,也不是不成。只不过……不是说按着老李家那新定下的李氏族规,李家男丁年满三十不曾生下男孙后方可纳妾嘛。

  怎么就……

  明显有所误会的董举人,看向李查德的目光隐约带着一丝异样。

  李查德只当没瞧出董举人神色中的异样,笑道:“其实今儿原本是为了一件合作事宜,想跟逸先兄商议。后来家里的族长叔听说后,便让三省帮着打探一下口风。我那族长叔家的宏桐二哥,有对双生侄儿,今年十九了,老大立高,二子立兴,均不曾娶妻。”

  “三省你的堂侄儿?”

  “是,这俩小子今年都考上了秀才。一个院试排第九,一个稍微差些,院试十八。这会儿都在白麓书院读书。因为科举耽误了成亲,这次我那婶子跟二堂嫂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耽搁下去了,便到处相看人家。”

  “这事……容我回家后跟夫人商议商议。”董举人虽然不是很清楚,自家闺女是如何被老李家,族长一脉给相看中的,也不敢立马应下来,即便有李查德这个金科探花作保,试探口风。

  不过要说不心动,那绝对是骗人的。董举人可不傻,何况这一年多来,李家屯村的变化可不小,更何况现在还出了个探花老爷。

  “当然,三省原也不过是从中帮忙传个话,成与不成,本就看缘分。”李查德并没在意董举人没有立马应承下来,若是立马答应,反而更让人不安呢。许是想到了什么,李查德多嘴额外提了一句,“对了,比起三省那立高侄子,性子沉稳,那立兴侄儿性子要更爽朗些,毕竟是家中最小的一个。”

  “多谢。”董举人从座位上站起身,对着李查德弯身作揖道,“倘若亲事成,毕定少不了这杯谢媒酒。”

  “三省必定不醉不归。”既然已经完成了族长叔那交代,李查德将话题给转移到了别处,“此外还有件事儿……”

  李查德三言两语,便将心底的想法对董举人说了出来。董举人听完后,不由地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道:“这事……”

  当日,李查德建议洪昇研发活字印刷术,虽说对以抄书赚取微薄银两的读书人而言冲击不小,可到底让市面上那些印刷版的书籍价钱降低了不少。而这一次,李查德找到董举人,也没旁的事儿,就是想商议着,出几套类似《三年高考五年模拟》这样的参考书。

  大致构想就是邀请书院里有经验的夫子,帮着出些题,背后附带答案。暂且也没想过出太深,先将需要考秀才的县试、府试以及院试,先给整出来就行。

  科举之路并不好走,为何所有人都想进那些知名的书院,不就是因为里头的那些个有学问的夫子,更能把控每次科举考题动向嘛。科举所考的内容,其实也就四书五经那么几本书而已。最多近两年,多了些实用性的算术。

  董举人或许考运不佳,没能考中进士,可要说启蒙,甚至帮着指点考秀才,水平还是够的。更何况还有白麓书院,曾经给李宏查启蒙的几位夫子在呢。

  至于李查德嘛,旁的或许不行,算术啥的完全不成问题。何况这事儿,他也就是个提议,并没打算挑重担唱主角来着。

  至于董举人,还有范夫子几个是否答应,这事儿李查德还是有七八成的把握。有了洪昇这位印刷作坊的老板支持,想来多少能赚些银钱,大不了私下里贴补一二。这样范夫子几个的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些。

  李查德顺手从袖袋中掏出几张纸,放到了董举人面前,道:“原也只是我的一些设想,逸先兄且看看可行。”

  董举人接过了纸,只一眼便感叹道:“好字!”

  董举人早在前一天见到那邀请帖时,便见过李查德的字,当时便觉着那上头的字着实飘逸,自成一脉,现在再次见到另一种字体,更是忍不住啧啧称赞。一个人的字,最是容不得偷工减料。现在乍然瞧着怎么也不像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子所能书写出来的。

  董举人一目十行,很快便阅读完了那薄薄几页纸,对李查德的提议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沉思了片刻后,便越发明白李查德究竟想做什么。

  为啥说科举之路不好走,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便是银钱。光是每年束脩、笔墨书本、逢年过节的孝敬等等,甚至赶考期间的花费,一笔笔都是不菲的开销。现在若能有这些所谓的辅导书,等同于将夫子请到家中,完全可以自学。无形中也为那些贫困学子省下了一大笔的开销。

  “成,这事我应下了。”

  “具体的,逸先兄跟范夫子他们商议吧。关于印刷,我已经跟洪老板约定好了,七三分。”

  “怎么,三省你不管这事?”

  “实不相瞒,我探亲假有限,怕是用不了多久便得回京城了。”

  “这倒是。”


  (https://www.yourenxs.net/chapter/3015849/43609062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enxs.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enxs.net